close

博翔科技為專業機械設備歐規/美規及半導體設備SEMI S2輔導顧問公司

本公司為專業從事設備安全檢測驗證與碳足跡驗證的輔導機構,擁有經驗豐富的機械安全輔導工程師,並與多家國內外知名驗證公司合作。

服務範圍包含各項產業機械、工業電控系統、鞋廠自動化設備、半導體設備及光電廠設備…等產品。

我們擁有在電子電器、家用電器類產品、電池類產品與機械設備類產品等認證經驗,亦熟悉各國法規要求及驗證標誌申請作業流程,與各國官方驗證單位直接配合,幫您快速取得各種驗證標誌。

碳足跡是什麼?

產品的生命週期溫室氣體排放量(或稱產品碳足跡)的計算,需要有一套一致性的方法來引導與規範計算的過程。自2008年英國標準協會公布第一個針對產品碳足跡計算的規範—PAS 2050後,國際間目前已發展與發展中之產品碳足跡相關標準/規範。

一個產品在其生命週期內排放多少溫室氣體?過去幾年間,這個問題變得愈發重要。“產品碳足跡”可以給出答案。

產品碳足跡統計了一個產品在其生命週期各個階段產生的所有溫室氣體排放量。例如從資源開採、前體製造、成品製造,到成品離開公司大門過程產生的碳排放。

產品碳足跡使產品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變得透明。

同時,博翔科技們採用環境、經濟和社會標準對產品進行全面的可持續發展評估。

英國碳足跡計算準則—BSI PAS 2050
BSI PAS 2050「產品與服務溫室氣體排放生命週期評估規範」為英國標準協會(BSI)制定並集合碳信託(Carbon Trust)與英國環境、食品與農村事務部(Defra)之力發展而成,2008年版於2008年10月29日正式公布,為第一份針對產品與服務生命週期溫室氣體排放而制定之規範,亦成為國際標準組織(ISO)發展碳足跡準則之參考文件,同時也是目前我國計算產品碳足跡時,最多也最常被採用的標準。目前已修訂為2011年版。

國際標準組織(ISO)的碳足跡計算標準—ISO 14067系列
ISO 14067標準由國際標準組織負責制定環境管理(environmental management)系列標準的第207技術委員會(ISO/TC 207)下第7子委員會(SC 7)負責制定。ISO 14067的發展目的是為提供產品溫室氣體於量化與溝通方面之要求事項。
ISO產品碳足跡標準歷經多次的委員會議討論,終於定案,於2013年5月21日以 “技術規範” 方式正式公布為 ISO/TS 14067:2013。而近年在2018年8月20日又發佈了ISO 14067:2018國際標準正式取代了技術規範 ISO/TS 4067:2013。
Note: ISO/TS被歸類為ISO的技術性文件,即Technical Specification(技術規範)的縮寫,其與「Specification(國際標準)」在本質上仍有一些差異。

碳足跡盤查認證流程:

博翔科技獲得許多機構認證標章,專業度值得信賴

而博翔科技輔導產品眾多,CNC、包裝機、塑膠機械、壓出機、滾輪機以及PCR檢測儀器,皆可以透過博翔科技的輔導,取得相關認證。

我們的六大服務

全球權威認證機構
可協助取得全球相關認證標章,讓您的產品可以出口全球各地取得當地銷售資格

擬定認證方案與組合
爭取一次測試,取得多個或多國認證;把握認證過程環節,及時反饋進度,縮短認證週期,提高效率

CB轉證服務
協助獲得處理電氣電子產品和元件的安全、電磁相容性和能效的相關認證,並可以獲得國際電工委員會電器產品合格測試

防爆認證專區
針對使用在礦區或潛在爆炸危險環境的電子設備及非電氣設備,舉例:石化業、加油站、印刷廠、塗料廠及麵粉加工業等存有易燃易爆類氣體、蒸氣或粉塵的場所,我們提供產品認證需求。 有此類需求請撥打分機104

協助準備各式技術文件
總裝圖、爆炸圖、電路原理圖、材料清單、標籤、說明書等;協助客戶準備測試樣品,提供預檢、預測試服務

檢測領域廣
涉及電子電器,無線通訊,醫療設備,汽車類檢測,能最大程度滿足到客戶需求

成為博翔科技的服務客戶,不只是博翔科技永續的客戶,更是擁有博翔科技專業的國內外證書團隊服務。

不論是在海內外入關問題方面、買家對認證問題釋義方面以及相關各國法令的專業知識,博翔科技服務眾多不同產品類型客戶

皆能一一替您解答。博翔科技不只是為客戶解決認證問題,更致力於提供客戶在取得認證之後更多產品行銷全世界的多元服務。

立即與我們聯絡:
網址:https://protect-safe.com
電話:04-23598008#106(國際轉證)
住址:臺中市西屯區臺灣大道四段771號7樓

加入LINE立即諮詢

加入好友

GR7715EENG4515

伴隨著立春的腳步,春節長假匆匆而去。春節,是傳統文化記憶的再次強化,是親情友情熾熱的添加劑。人們短信拜年、微信祝福,提著大包小包的禮物走親訪友、展望來年,那種愉悅如春風拂面,其樂融融。 雞年春節,避開無謂的應酬,忘掉工作的壓力,拋卻瑣事的煩擾,刪除怏怏的心情,在萬籟俱靜的深夜,泡上一杯香茗,手捧一本墨卷,讓自己的靈魂展開本真的翅膀,開始一次次別具一格的“串門”走訪。 說來慚愧,我已經與古圣今賢多次爽約。三十多年前,踏入師范學校的大門,圖書館里浩若煙海的藏書,讓我這個農家子弟眼界大開。從那以后,誘人的書香讓我如癡如醉。 多年以來,“為稻粱謀”之外的花銷,一多半都用在買書藏書上,“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書柜上一排排的書,就像一個個新朋友,等待我去會晤;大哲巨擘的煌煌圣言,就像一扇扇神奇之門,等待我去打開。我為因糾纏于塵世的碎屑卻把預定時間一推再推而赧顏。 這新春佳節是多好的拜訪機會呀。古圣先賢們默默地守候在書櫥里,與我今晚相約。書,向我展現了一個廣闊無垠的世界。打開一本書,我就可以與人類最偉大、最高貴、最智慧的靈魂進行交流,呼吸著幽幽書香,走進他們的精神世界,聆聽他們的心靈獨白。李白的飄逸豪放,杜甫的沉郁頓挫,陶淵明的淡泊寧靜,李清照的清新婉約,柏拉圖的理想王國,尼采的另類智慧……時光讓無數個生命隨風而逝、無數個故事煙消云散、無數個體驗無影無蹤,最后留下的,只有他們卓爾不群的文字。 當然,我還忘不了拜訪當代的大方之家。莫言的迷幻而現實,史鐵生的“寫作為了活著”,赫塔·米勒折磨人的《心獸》,“霍亂時期”的愛情病態……透過字里行間,我甚而偷渡進他們的心靈,尋幽探微,流連忘返。這樣的“串門”是輕松而隨意的,正如楊絳先生所說:“讀書好比‘隱身’地串門,要參見欽佩的老師或拜謁有名的學者,不必事先打招呼求見,也不怕攪擾主人,翻開書面就闖進大門,翻過幾頁就登堂入室,而且可以經常去,時刻去,如果不得要領,還可以不辭而別,或另請高明,和它對質。” 春節,我的“串門子”思接千載,視通萬里,心馳八荒,神飛九天,正如天文物理學家霍金所說:在我的雙腳無法抵達的地方,我的思想卻翱翔其上,自由馳騁…… >>>更多美文:散文隨筆

一個下班匆匆趕回家的女人,像往常一樣急忙鉆進電梯。電梯空無一人,她照了照電梯里的鏡子,不由得嚇了一跳——一張困倦、灰暗的臉,一雙緊擰的眉,下垂的嘴角以及煩惱、混濁的眼睛……她很驚訝:這是我嗎?我什么時候變成這個樣子了?當孩子、先生面對我這樣愁苦陰沉的面孔時,會有什么感覺?假使我自己面對這樣的面孔又會是什么反應呢?接著她想到孩子在餐桌上的沉默、先生的冷淡……頓時出了一身冷汗。 當晚她和丈夫進行了一次長談,第二天寫了一塊木牌掛在門上提醒自己,木牌上面寫著:進門前,請脫去煩惱;回家后,必帶來歡樂。效果很快顯現了,她的家里從此變得溫馨和睦。這塊木牌提醒的不僅是她一個人,而是全家人,甚至連來訪的親友也都變得歡歡喜喜。快樂和煩惱的情緒是會傳染的,如果每個人都把快樂帶回家,那么家里自然是充滿歡聲笑語的,相反,如果每個人都把煩惱帶回家,那么家里必定是愁云慘淡。 胡適在《我的母親》一文中說:“我漸漸明白,世間最可厭惡的事情莫如一張生氣的臉,世間最下流的事情莫如把生氣的臉擺給別人看,這比打罵更難受。” 或許我們大部分人都覺得,在家人面前是可以隨意任性、恣意妄為的,可是壞的東西始終是壞的,不管在你多親近的人眼里,它都是壞的。你的親人不會離開你,是因為他們愛你,但不表示他們愛你身上的那些壞情緒,沒有任何人喜歡那些壞情緒。 我們做過的最愚蠢的事情就是:把好的脾氣給了陌生人,把壞的脾氣給了家人。 你能傷害到的,都是你最親最愛的人,改改你對待家人的臉色吧,進家門之前,先脫掉自己的煩惱,把歡喜帶給家人! >>>更多美文:感悟日志

藍天,是雄鷹的夢;草原,是駿馬的夢;大海,是小溪的夢;秋果,是春花的夢。而文學,是我的夢。 是的,一個人可一貧如洗,卻不可沒有夢想;我們可以茍活,卻不可沒有“詩和遠方”。網上曾經瘋傳的“微笑哥”總是讓我感動:披著破大衣、啃著燒餅,一邊依然可以仰望星空。 記得氣象學家洛倫茲說過,亞馬遜雨林一只蝴蝶翅膀的偶爾振動,也許兩周后就會引起美國得克薩斯州的一場龍卷風。作為一個農家子弟,原本與繆斯女神是難以結緣的,就像不起眼的蓋茨比,不自量力,覬覦富商小姐黛茜。然而,泉口的一塊石頭,往往能改變溪水的流向,自從初中一篇作文被老師當作范文“發表”在課堂上之后,混沌蒙昧的心仿佛遽然間被一把火炬照亮。上師范學校的第二年,恰逢新中國成立三十五周年,在學校組織的“迎國慶現場命題作文競賽”中,我這支“小荷”露出了“尖尖角”,居然榮獲第一名,這不啻給自己的文學夢注入了雞血。就這樣,開始了我的追夢之路。 其實,人人都不乏斑斕的夢想,而每每總是“做夢的巨人,追夢的矮子”,行動的踟躕最終讓自己成為黃粱一夢的當代盧生。讀書與寫作,是件孤獨的事兒。在當下喧囂的社會里,需要屏蔽瑣事的煩擾,淡泊功利的誘惑,重拾暌違的初心,沉浸寧靜的港灣。多少個闃寂的夜晚,一杯茗,一盞燈,一卷書,一支筆,一個人,一簾夢,“煢煢孑立,踽踽獨行”。但只要鍥而不舍,久久為功,茫茫荒漠中的孤身跋涉者,也終有抵達綠洲的時刻。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前不久,歷時兩年、四易其稿、40余萬字的長篇處女作《追夢的人》終于由河南文藝出版社付梓面世了。誰知書中言,字字皆辛苦。摸著精美的封面,嗅著淡淡的書香,宛如老農在金黃的六月望著無垠的麥田,宛如母親在產床上側首望著襁褓中的嬰兒……那種喜悅與欣慰,不是此中人,難解其中味。 我常常想,幸虧還有文學,讓我有夢,讓我的夢想有所皈依。文學,于今而言,也許只是風雨如晦中的縷縷微光,我奮力前行的終點也許仍是暗淡的,但至少在追夢的歷程中,自己沒有為世俗的旋渦所裹挾,沒有為世間的一地雞毛所掩埋。即便當不了盜取天火的普羅米修斯,但完全可以是那個鑿壁偷光的人! >>>更多美文:美文閱讀

其實并不知道 一生的腳步能走多遠 邁過中年的門檻 更多時候是回去 孩子盼著中秋和年 父母總為日子蹙眉 就是那幢老屋 爐火煮著月亮 我睡進夢里 夜深處醒來 風為我扣好衣領 >>>更多美文:簡短詩歌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64t9v8tj 的頭像
    g64t9v8tj

    王其慧的評價推薦清單

    g64t9v8t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